智能機器人正逐步滲透至我國生產與生活的多個角落,為人機協作開啟了前所未有的新篇章。
在風景如畫的浙江杭州茶園,一款創新的采茶機器人成為了“五一”假期的亮點。這款由浙江理工大學團隊傾力打造的機器人,憑借其卓越的茶芽識別能力,在實驗性應用中大放異彩,采茶成功率已傲然突破87%大關。它利用深度相機精準捕捉茶芽的三維坐標,隨后通過雙機械臂的協同作業,模擬人工采摘的細膩手法,將對茶葉的損傷降至最低。
而在四川綿陽,一款四足警用機器人憑借其強大的環境適應能力和配備的聲光電設備及全景云臺,已在警務巡邏中展現出非凡的實力。它不僅提升了巡查效率,更為警務人員提供了有力的輔助。
江蘇南京則迎來了防爆類人機器人的新突破。這款機器人猶如一名全能戰士,配備了多種工具,能夠迅速根據任務需求進行切換。同時,它還融合了圖像、視頻、聲紋、氣體和震動等多種感知技術,在高風險環境中游刃有余地執行巡檢與故障處理任務。
在河北工業大學,一款長期致力于養老領域的機器人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在技術人員的精心調試下,它憑借超長雙臂,能夠安全地將臥床的學生(模擬老年人或行動不便者)抱起并轉移到輪椅上,為老年人或行動不便者帶來了福音。
隨著機器人產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涉足具身智能領域,其中不乏多家知名企業的身影。他們紛紛加大投入,推動各類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在此背景下,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為繼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和新能源汽車之后的又一代智能終端,展現出廣闊的商業化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