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汽車制造商大眾宣布了一項重要決策,計劃自2026年起對其電動車命名體系進行革新,逐步淘汰現有的“ID”前綴。這一消息由汽車專業媒體Auto und Wirtschaft在5月17日的報道中披露。
在媒體的深入采訪中,大眾品牌董事會成員Martin Sander透露,未來的電動車將采用更為貼切和易于識別的命名方式。他明確指出,即將量產的ID.2all和ID.Every1概念車將不會沿用現有的命名規則,預示著大眾品牌正邁向一個全新的命名時代。
回顧歷史,大眾在2017年推出了ID子品牌,并相繼發布了多款電動車型,包括ID.3、ID.4、ID.5、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ID.6、ID.7轎車以及ID.Buzz小型貨車。這些車型在市場上取得了一定反響,但復雜的命名體系也引發了一定的市場混淆。
據Auto und Wirtschaft報道,正是市場反饋促使大眾重新審視其命名策略。據悉,未來的ID.2車型可能會采用Polo這一經典名稱,而預計在2027年發布的ID.1車型,則可能借鑒Lupo、Fox或Up!等經典車型的命名,以期在市場上獲得更高的辨識度。
面對中國市場日益激烈的電動車價格戰,Sander坦誠地表示,中國市場的競爭環境尤為嚴峻,新車型往往以大幅折扣上市。然而,他強調大眾不會為了短期市場份額而妥協,而是堅持可持續增長的戰略。
展望未來,Sander透露,大眾將從2026年起在中國市場推出新一代專屬電動車,并逐步推動燃油車產品線的混合化。這一舉措旨在加速大眾在電動化轉型中的步伐,保持其在汽車市場的領先地位。
大眾還表示,將不斷優化產品設計和性能,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需求。通過持續的創新和投入,大眾有信心在電動車市場上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