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近日宣布,其輔助駕駛系統將繼續采用視覺處理方案,致力于研發出既安全又智能且價格親民的汽車產品。這一決策體現了特斯拉對于技術路徑的堅持和對消費者需求的深刻理解。
特斯拉強調,其視覺處理方案與端到端神經網絡相結合,借助數十億真實世界的數據樣本進行訓練,能夠在多種駕駛場景中實現更加安全的智能駕駛。特斯拉表示,這證明了先進的技術并不一定需要依賴昂貴且復雜的傳感器。
特斯拉的這一立場引發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除了對輔助駕駛系統中激光雷達與純視覺方案的優劣進行辯論外,網友們還特別關注了特斯拉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價格問題。目前,特斯拉在國內銷售的車型中,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選裝價格為6.4萬元,這一價格在國內市場上處于領先地位,但也被認為相對較高。
相比之下,國內的一些新興車企如小鵬、理想、小米以及鴻蒙智行等,在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定價策略上顯得更為親民。其中,小鵬、理想、小米和零跑等品牌已經決定免費贈送智能輔助駕駛系統,這一舉措無疑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而華為系的鴻蒙智行車型,則提供了2萬元的ADS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補貼,使得車主僅需支付1萬元即可獲得該功能。與特斯拉的6.4萬元相比,鴻蒙智行的價格僅為前者的六分之一左右,這樣的價格差異無疑讓不少消費者對特斯拉的輔助駕駛系統產生了質疑。
有網友直言不諱地表示:“特斯拉6.4萬元的輔助駕駛系統,價格幾乎可以買一輛國產轎車了,這真的不是人人都能買得起的?!边@樣的聲音在網絡上此起彼伏,也反映了消費者對汽車智能化產品價格的敏感和期待。
隨著汽車智能化的發展,消費者對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在保證技術先進性的同時,合理控制成本,讓更多的人能夠享受到智能駕駛帶來的便利,成為了車企們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特斯拉的堅持與網友的質疑,無疑為這一話題增添了更多的思考和討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