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一項前所未有的臨床試驗正在國內某知名醫院悄然進行。這項研究由一家領先的科技公司主導,旨在探索腦機接口技術的全新應用前景。
試驗中,一位因意外失去四肢的患者成為了這項技術的首位受益者。通過一項精密的植入手術,該患者的大腦中成功植入了一枚微型裝置。這枚裝置僅硬幣大小,直徑26毫米,厚度不足6毫米,體積卻比目前國際同類產品小了一半,堪稱全球最小的腦控植入裝置。這一創新設計不僅優化了空間布局,還顯著提升了信息采集的精度與控制能力。
手術過程中,醫生將兩根超柔性的電極精準地置入患者的大腦皮層。這些電極能夠實時采集患者的腦電信號,并通過無線方式傳輸至外部設備。外部設備將這些信號轉化為計算機可識別的指令,從而實現了患者用意念操控電腦的目標。經過一個多月的適應與訓練,患者已經能夠熟練地使用意念控制電腦,完成包括賽車游戲在內的多項任務。
此次臨床試驗不僅標志著我國在侵入式腦機接口領域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也彰顯了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顯著提升。據悉,這是我國首個完全符合醫療器械注冊臨床試驗規范的侵入式腦機接口項目,同時也是全球范圍內繼美國某企業之后的第二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同類項目。這一成就不僅為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全球腦機接口技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微型植入裝置的創新設計外,研發團隊還成功開發出了全球首個“無瘢痕”超柔性電極。這種電極的直徑僅為頭發絲的百分之一,約為同類產品的五分之一,具有極低的彎曲剛度。在植入過程中,這種電極能夠大幅降低對腦組織的損傷和免疫反應,從而實現了神經信號的長期穩定采集。這一創新成果無疑為腦機接口技術的廣泛應用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