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披露了一則關于新能源汽車領域企業的重要信息。據顯示,青島集度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與義烏集度科技服務有限公司,這兩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均為極越汽車的CEO夏一平,目前已被相關市場監管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具體來說,青島市李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與義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分別因無法通過兩家公司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取得聯系,而將其列入了經營異常名單。這一消息引起了業界和消費者的廣泛關注。
據公示系統資料顯示,青島集度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與義烏集度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均成立于2023年10月,注冊資本均為1000萬人民幣。兩家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新能源汽車生產測試設備銷售以及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運營等,且均由集度科技(武漢)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值得注意的是,集度科技(武漢)有限公司此前也因同樣原因被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廣州集度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也遭遇了類似的困境,被廣州市黃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進一步了解發現,極越汽車的CEO夏一平近期還新增了兩條限制高消費的信息,申請人為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漕河涇支行。這一消息無疑為極越汽車目前的經營狀況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然而,就在這一連串不利消息傳出之際,有傳聞稱極越汽車或迎來轉機。原極越汽車公關負責人徐繼業在朋友圈發文稱,有消息稱極越大概率不會破產,集度董事會已經同意進行重組,并正在與3-4家重組方進行溝通。
回顧去年12月,夏一平曾發布內部信,坦誠表明極越汽車當時正面臨困難,需要立即調整并進入創業2.0階段。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堅持核心技術的長期投入、加強銷售和服務能力建設、合并職能重復的部門與崗位以及削減短期內無法提升財務表現的項目。
隨后,極越汽車開啟了多輪用戶定金退款工作,截至今年3月,已經完成了第三批退款。這一系列舉措雖然未能完全扭轉公司的經營困境,但顯示出管理層在努力應對挑戰,尋求解決方案。
目前,極越汽車和集度科技的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然而,無論是重組還是其他解決方案,都需要時間和努力來逐步實施和實現。消費者和業界將密切關注這一事件的進展,期待看到更加積極和明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