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密切關注一起涉及“果鏈”企業共達電聲的專利侵權糾紛。4月15日,共達電聲發布公告,指出其持有的“具有減小尺寸的微型電聲換能器”發明專利權(申請號:200810178576.1)遭到侵犯,并已向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索賠金額高達約1.43億元人民幣。
據財聯社報道,被指控的侵權方“A/B公司”均與蘋果公司有關聯。面對這一敏感信息,共達電聲的證券部門保持了謹慎態度,表示由于涉及商業秘密,不便透露更多細節。
公告進一步指出,被告公司涉嫌未經授權制造、使用、銷售及許諾銷售侵犯共達電聲專利權的產品,這些產品主要應用于智能穿戴設備、智能手機等消費類電子產品領域。共達電聲方面表示,在分解被告產品并進行驗證分析后,確認了侵權行為的存在,因此決定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追溯該專利的歷史,最初由桑尼奧霍森斯公司申請,并于2009年4月首次公開。經過一系列的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轉移,最終該發明專利權授予了共達歐洲研究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共達電聲作為相關權利的持有者,此次維權行動無疑是對其知識產權保護的一次重要聲明。
目前,共達電聲已向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提交了案號為“(2025) 滬 73 知民初 46 號”、“(2025) 滬 73 知民初 47 號”及“(2025) 滬 73 知民初 48 號”的民事起訴狀。據公告,該案件正處于立案受理階段,尚未進入庭審程序。此次訴訟金額占共達電聲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21.31%,對公司具有重要影響。
談及該訴訟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共達電聲的證券部門人士表示,如果勝訴且對方不提起二審或其他異議,未來可能會為公司帶來營業外收入。然而,截至4月21日,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的官網上尚未發布該案件的開庭公告,具體開庭時間仍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