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最近,紐約市弗拉蒂隆研究所計算天體物理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深入研究,終于確認那次的次級信號正是重元素形成的直接證據。這一發現無疑為理解宇宙中的元素起源提供了新的視角。
研究表明,那次磁星的耀爆發可能制造了相當于地球質量三分之一的重元素。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直接觀測到重元素的形成過程,上一次是在2017年兩顆中子星碰撞的觀測中。
哥倫比亞大學的布萊恩·梅茨格教授作為研究的共同作者,對此表示:“這是我們第二次親眼目睹這些元素的誕生,這無疑極大地推進了我們對重元素生成機制的理解。”
研究團隊進一步估算,那次耀爆發產生的重元素質量約等于火星,這意味著磁星耀爆發在銀河系重元素總量中的占比可能高達1%至10%。這一發現無疑強調了磁星在宇宙元素循環中的重要地位。
研究領頭人、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生阿尼魯德·帕特爾激動地說:“想到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和電腦中的貴金屬,竟然源自這些極端而瘋狂的環境,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磁星耀爆發通過拋射物質,形成了不穩定的放射性核素,這些核素最終衰變為黃金等穩定元素,為宇宙增添了寶貴的財富。”
這一系列的發現不僅深化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也讓我們對身邊的物質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磁星耀爆發,這一宇宙中的壯麗現象,竟與地球上的貴金屬緊密相連,展現了宇宙萬物之間不可思議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