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能源領域的重大工程——隴東至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式竣工并投入運營。這一全國首條“風光火儲一體化”特高壓外送工程,標志著我國在能源輸送技術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該工程起點位于甘肅省慶陽市的換流站,終點則在山東省東平縣,全長達934公里,途經陜西、山西、河北三省。工程由中國電建旗下的多家公司共同參與建設,包括上海電建、河北工程公司、山東電建一公司以及江西水電公司等。
隴東至山東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不僅是我國首個將“風光火儲一體化”大型綜合能源基地的電力外送的工程,還是首個一次性全容量投產的特高壓直流工程。更為引人注目的是,它首次探索并應用了“雙八百”特高壓直流標準化成果,即±800千伏額定電壓和800萬千瓦額定容量。
為了支撐這一龐大工程的運行,甘肅慶陽和山東東平分別新建了兩座換流站,輸送容量高達800萬千瓦。其中,東平換流站匯聚了14臺±800千伏換流變壓器,是國內首個在“設計、選型、仿真、采購、制造”全鏈條上實現自主化的高端換流站。作為“隴電入魯”的第一站,東平換流站負責將800千伏的特高壓電轉換為適合家庭使用的電力。
慶陽換流站同樣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國家首批數字化換流站應用工程之一,也是我國首批基于數字化e基建2.0的應用工程。這一工程的竣工投產,意味著每年將有360億千瓦時的電力從甘肅隴東的綜合能源基地送往山東,滿足超過100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這360億千瓦時的電力中,綠電占比達到了50%。這一工程的成功實施,對于促進隴東革命老區以及山東地區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它不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還推動了清潔能源的廣泛應用,為我國能源結構的優化升級注入了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