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經濟舞臺的聚光燈聚焦中國,一系列貨幣寬松政策的密集出臺以及中美貿易談判的重啟,讓市場為之震動。摩根士丹利指出,中國的政策動向“略微超出了市場的普遍預期”。5月12日,中國宣布將美國商品的關稅從125%下調至10%,有效期為90天;同時,美國也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45%降至30%,同樣為期90天。這一消息迅速在市場中發酵,港股尾盤大幅拉升,恒生指數顯著上漲,恒生科技指數更是暴漲5.16%。
自4月低點以來,恒生指數與恒生科技指數在多重利好消息的提振下,呈現出震蕩上行的態勢。至5月12日收盤,兩大指數已完全收復了4月的跌幅,反彈力度遠超市場預期。多家金融機構對港股的后市表現持樂觀態度。華泰證券建議關注受政策扶持的港股特色板塊,如科技及內需消費領域,以及財報表現穩健的公司。東吳證券則看好港股中的AI科技板塊,指出美股科技企業的亮眼業績提振了全球科技行業的信心,同時業績真空期減少了業績方面的干擾,有利于主題行情的展開,AI科技仍是市場的重點。
在這一輪港股行情中,聯想集團的表現尤為搶眼。5月12日,聯想集團股價大漲9.58%,創下自4月3日關稅風波以來的新高。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聯想本輪大漲不僅得益于港股市場的整體回暖,更與其AI戰略的落地、業績增長預期以及在全球科技產業鏈中的重要地位密切相關。
港股市場近期展現出了較強的相對收益韌性,這主要得益于政策紅利的釋放、短期貿易沖突的邊際緩和以及中期市場結構的優勢。結構性政策旨在推動科技產業升級、促進消費、提振股市、穩定樓市和金融體系,并為困難企業提供紓困措施。華泰證券認為,類平準基金的積極表述有望夯實A股和港股的股指下沿,提升資金對大中華資產的風險偏好。科創和消費板塊再次被確認為政策支持的重點。
恒生科技指數的大幅上漲,反映了市場對中國科技資產信心的恢復。這一變化既受益于全球科技行業的整體回暖,也離不開中國科技企業自身競爭力的提升。特別是AI爆款應用的不斷落地,使得產業鏈各環節開始全面兌現業績增長。IDC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AI)IT總投資規模為3158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將增至8159億美元,五年復合增長率為32.9%。在中國,這一數字更為樂觀,預計總投資規模將突破1000億美元,五年復合增長率為35.2%。
資產重估方面,估值修復有望擴展至AI產業鏈和AI+應用行業。同時,業績增長也在逐步消化科技板塊的高估值,股價上漲的動力將逐漸從估值驅動轉向業績驅動。AI將成為市場的核心主線,并擴展到下游的相關應用領域,A股和港股市場或迎來成長股牛市。多家券商指出,中國科技股的估值水平仍處于歷史低位,具備較大的上漲潛力。
隨著港股科技板塊的崛起,聯想集團作為港股AI領域的核心標的,成為了引領市場上漲的主力軍。市場看好聯想集團的韌性增長能力和其在AI戰略布局下的長期成長潛力。聯想集團作為一家以AI為驅動的ICT科技公司,將三大業務聚焦于AI內嵌的智能終端、AI導向的基礎設施和AI原生的方案服務。
在端側AI方面,聯想集團領跑全球AI PC市場,正在構建跨設備、跨生態的超級智能體。聯想集團穩坐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第一的位置,與第二名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并保持了行業領先的盈利能力。在智能手機業務方面,聯想集團繼續實現盈利性增長,并向新興市場拓展。在聯想Tech World 2025創新科技大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首次定義了超級智能體的三大核心功能,并發布了覆蓋全場景的超級智能體矩陣。
在基礎設施方面,聯想集團構建了豐富全面的AI基礎設施體系,致力于為市場提供可靠豐富的AI基礎設施。方案服務業務方面,聯想集團自去年發布聯想混合式人工智能優勢集以來,已推出了多個通用解決方案,并在不同行業領域打造了垂直行業解決方案,帶動了方案和服務業務的高增長。
多家機構對聯想集團持樂觀態度。國海證券、太平洋證券等機構認為,聯想集團已經邁入戰略收獲階段,并看好其新財年的增長潛力。太平洋證券認為AI應用的發展將促進基礎設施的發展,并重點推薦聯想集團。國海證券則認為聯想集團推出超級智能體天禧,迎來了混合式人工智能的關鍵突破,隨著AI功能在PC端的加速滲透,公司業績有望逐步提升,并利好公司未來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