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臺近日迎來了一項環保與水資源領域的重要突破。我國首個采用電廠溫排水進行海水淡化的項目已正式投產運營,該項目由中法合作建設,坐落在煙臺的萬華化學蓬萊工業園區。
據悉,這一海水淡化項目總投資高達18億元人民幣,分為三期逐步推進。項目利用鄰近電廠排放的循環冷卻水作為海水淡化原料,這些溫排水的溫度介于8℃至38℃之間,為海水淡化過程提供了天然的加熱源,極大地降低了能源消耗,尤其是在冬季,有效解決了傳統海水淡化技術面臨的高能耗難題。
一期工程已率先投入使用,并達到了“黑燈工廠”的自動化水平,全程無需人工干預。項目團隊創新性地引入了串級工藝,進一步提升了海水淡化的效率。待全部三期工程完工后,該項目預計每年將能產出1.08億噸淡水,對于緩解當地淡水資源緊張狀況、增強區域水資源安全保障具有重大意義。
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副所長張秋豐透露,當前全國范圍內正在建設的海水淡化工程總規模已達到60萬噸/日。預計至今年年底,全國海水淡化總產能將躍升至300萬噸/日以上,這一成就遠超“十四五”規劃所設定的290萬噸/日的生產目標。
萬華化學蓬萊海水淡化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標志著我國在海水淡化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也為未來更多類似項目的推廣提供了寶貴經驗和技術支持。這一創新實踐對于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國家水資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