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近期揭曉了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數據揭示出公司的市場表現未達業界預期,股價隨即在開盤后急劇下滑,跌幅超過7%。據報告顯示,保時捷本季度營收為88.6億歐元,與前一年同期相比,輕微下滑了1.7%。更為顯著的是,營業利潤僅為7.6億歐元,同比大幅下降40.6%,銷售回報率也從前一年的14.2%跌落至8.6%,觸及近年來的谷底。
銷量方面,保時捷同樣面臨挑戰。第一季度,全球范圍內新車交付量為71,470輛,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8%。在中國市場,情況尤為嚴峻。今年一季度,保時捷在中國僅交付了9,471輛新車,同比驟降42%。回顧2024年全年,保時捷在中國的銷量達到56,900輛,盡管這一數字仍相當可觀,但同比下降了28%,標志著其連續八年作為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的輝煌歷程畫上了句號。
保時捷的首席執行官奧博穆坦誠地指出,公司目前正面臨三大挑戰。首先,中國市場的結構性調整對銷量產生了長遠影響。其次,電動化轉型的步伐有所放緩,公司需要重新審視并調整其發展策略。再者,供應鏈的持續緊張狀況限制了產品的正常供應,進一步影響了公司的盈利能力。盡管面臨諸多挑戰,奧博穆強調,保時捷仍擁有堅實的產品基礎、卓越的品牌價值以及穩定的高端客戶群體,這些都是公司未來發展的堅實基礎。
為了應對中國市場的發展困境,保時捷已經采取了積極行動。公司在上海建立了全新的中國研發中心,并計劃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啟動運營。這一舉措旨在提升保時捷在中國的本地化研發能力,以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據悉,保時捷計劃于2026年推出首款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研發的信息娛樂系統解決方案,這將進一步提升保時捷車型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