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旨在促進文物保護與科技融合的捐贈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參與方包括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以及騰訊公司。此次活動標志著騰訊公司向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慷慨捐贈1億元人民幣,專項用于支持文物聯合基金的設立。
這項基金的特別之處在于,它是社會資金首次涉足文物科技領域的專項捐助,由國家文物局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攜手打造。這筆資金將專注于文物考古領域的“應用型基礎研究”,旨在通過基礎科研到應用研究的接力,為考古科學、文物保護、文物數字化及文化傳承等關鍵領域的技術攻關提供定向支持,以期破解更多文物保護的技術瓶頸。
騰訊公司不僅致力于資金的投入,更希望推動文物保護模式向“跨學科融合”方向升級。公司期望通過吸引化學、材料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的科研人員參與,為文物保護注入“深度思考”與“多模態理解”的能力,從而提升文物科技創新的層次,推動更前沿的研究成果問世。
在人才培養層面,文物聯合專項基金計劃培育一批兼具文物知識與科技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文物科學家”。這些專家將借助人工智能等數字科技手段,更高效地處理和分析文物數據;同時,他們也將運用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知識,更好地開展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在文物保護領域的貢獻遠不止于此。早在2016年,騰訊就曾參與成立專項基金,實際捐贈5600萬元,并成功號召、吸引其他企業捐贈1500萬元,共同支持箭扣、喜峰口長城的修繕工作。
騰訊還與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北京市文物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機構展開深入合作,共同進行了一系列文物保護與探索項目。這些合作不僅彰顯了騰訊在文物保護領域的堅定承諾,也為其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