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信旗下電視與智能投影品牌Vidda與小米公司之間的商業詆毀糾紛案有了新進展。此案件起源于2021年11月,當時Vidda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了一系列海報,海報中的文案包含“米有問題”、“米有屌絲,唯有上帝”以及“米有耍猴,唯有彪霸”等表述,迅速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
這些文案中的“米”字被普遍認為是指代小米公司,許多網友解讀這些語句為對小米的諷刺和貶低。對此,小米公司采取了法律手段,起訴Vidda及其背后的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指控其構成商業詆毀,損害了小米公司的聲譽。
經過長時間的法律程序,2024年3月,法院對此案作出了一審判決。法院認定,Vidda官方微博發布的海報中的文案確實具有指向小米公司的明顯對應性,容易讓公眾誤以為是在攻擊小米,因此構成商業詆毀。基于此,法院判決聚好看公司在其“Vidda 官方微博”賬號的置頂位置,連續七天發布聲明,為小米公司消除不良影響,并賠償小米公司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5萬元。
面對這一判決,Vidda并未選擇接受,而是選擇了上訴。然而,在此前的聲明中,Vidda官方已經就相關文案引發爭議一事做出過回應。2023年5月10日,Vidda官微發布聲明稱,相關文案并未有意損害小米公司聲譽,但鑒于法院判決,他們置頂了該條微博內容,以顯示對此事的重視。
回顧整個事件,Vidda在2021年發布的這一系列海報,不僅包含了上述爭議文案,還有“米有暴利”、“米有偽性價比”等表述,這些文案在當時就引發了廣泛討論,許多網友認為Vidda是在借小米進行營銷炒作,而小米公司則堅稱這是對其品牌形象的惡意攻擊。
如今,雖然案件仍在上訴階段,但一審判決已經對Vidda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未來,無論結果如何,這場商業詆毀糾紛都將成為企業品牌宣傳中值得深思的案例,提醒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要保持理性,尊重對手,避免使用過于尖銳或可能引起誤解的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