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激光通信業務Taara迎來了重大變革。近日,Alphabet宣布,Taara將從其內部的“moonshot計劃”孵化器獨立出來,轉型為一家自主運營的初創企業,目標在于加快偏遠地區高速網絡服務的普及速度。
Taara的獨立并非突如其來。早在數日前,就有消息透露,谷歌X實驗室已成功研發出Taara光子芯片。這款芯片憑借光束技術,實現了數據傳輸速度的高達10 Gbps。Taara項目的技術根基源于Alphabet旗下的另一項目——“Project Loon”氣球網絡計劃。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光束傳輸技術,構建高效的數據通信網絡。
Project Loon曾試圖通過平流層氣球發射光束,為用戶提供網絡服務。然而,該項目因政策和運營上的種種挑戰,于2021年終止。但Loon項目的激光技術并未因此沉寂。在工程師Mahesh Krishnaswamy的帶領下,團隊成功將這項技術轉移至地面終端。目前,Taara的系統能夠利用直徑與鉛筆相仿的激光束,在20公里范圍內的終端間實現20 Gbps的數據傳輸速度。這一技術被視為傳統光纖的替代方案,且建設成本大幅降低。
Taara的崛起,無疑對馬斯克的星鏈(Starlink)衛星網絡構成了直接競爭。與星鏈相比,Taara無需進行太空發射,其激光終端能夠快速部署在電桿、建筑物等位置。Taara的信號不受頻譜干擾,帶寬分配更加靈活。因此,Taara主要針對城市及人口密集區域,旨在彌補星鏈在高帶寬需求場景中的不足。而星鏈則在偏遠地區繼續保持其獨特優勢。Mahesh Krishnaswamy指出:“盡管兩者各有千秋,但全球仍有30億人未能接入互聯網,這一領域仍然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p>
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城的Taara,目前擁有超過20名員工,并正在積極擴大招聘規模。公司已獲得風險投資機構Series X Capital的資金支持,而Alphabet仍保留有少數股權。盡管具體資金細節尚未公布,但Taara的獨立運營無疑為其未來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