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華為與清華大學攜手宣布了一項創新成果,雙方共同打造了業內首個園區網絡智能體,標志著校園網絡運維正式邁入“自動駕駛”的新紀元。這一突破性的合作是通過將華為的先進技術與清華大學的DeepSeek大模型深度整合實現的。
在以往,校園網運維常常面臨用戶反饋網絡故障或卡頓等問題時,運維人員難以迅速提供詳盡的網絡質量報告或準確判斷故障根源的困境。這不僅影響了用戶體驗,也給清華大學的網絡運維團隊帶來了巨大壓力,急需通過智能化手段實現運維模式的革新。
全國高校普遍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是,校園網絡設備種類繁多、管理界面不統一,導致運維數據割裂。隨著在線教學、智慧課堂等無線化需求的不斷增長,校園網絡設備數量激增,傳統的人工監控方式已無法滿足需求。清華大學校園內擁有3萬多AP、3000多臺交換機和17萬終端,這些設備急需通過智能化手段進行高效管理。
為了解決這一挑戰,華為與清華大學聯合創新,引入了華為iMaster NCE-CampusInsight系統。該系統通過Telemetry、SNMP、Syslog等協議,成功打通了多廠商數據壁壘,實現了全校設備狀態的統一監測、網絡流量的分析和異常數據的解析。這不僅替代了原有的多個運維系統,還成為了清華校園內設備狀態監測、網絡流量分析和異常數據解析的唯一入口。
通過華為iMaster NCE-CampusInsight與清華大學DeepSeek大模型的深度協同,雙方構建了兩大核心能力:網絡運維Copilot和Wi-Fi優化Agent。網絡運維Copilot顛覆了傳統的系統交互模式,實現了自然語言交互。用戶只需輸入簡單的指令,如“xx用戶下載慢,請定位原因”,系統就能迅速理解用戶意圖,并聯動iMaster NCE-CampusInsight獲取相關數據,在網絡數字地圖上快速定位問題所在,并推送解決方案。這種“腦圖聯動”的呈現方式不僅提高了回答的可信度,還大大降低了運維門檻。
Wi-Fi優化Agent則是業界首個能自主處理網絡問題的智能體。它全天候守護著清華宿舍區的Wi-Fi網絡,感知AP部署位置、環境干擾和終端網絡體驗等信息。一旦檢測到弱覆蓋、高干擾等典型Wi-Fi網絡問題,Wi-Fi優化Agent就能在覆蓋、干擾、頻寬、負載等多個維度中推理出最優處置方案并自動執行。
通過數字孿生與建模技術,華為iMaster NCE-CampusInsight系統構建了體驗評估體系,實時感知用戶網絡體驗,并將用戶網絡體驗從時間和空間維度進行全方位圖形化展示。這包括接入位置、接入時間、接入歷程、體驗質量、漫游情況以及遇到的問題等,幫助網絡工程師快速解決用戶體驗不佳的問題。
此次合作不僅提升了清華大學的網絡運維效率和師生的網絡滿意度,也為全國高校提供了可借鑒的智能化運維解決方案。通過這一創新,華為與清華大學共同推動了校園網絡運維的智能化發展,為教育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樹立了新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