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寶豐烯烴項目取得了重要進展,由中國化學十四化建負責建設的PE裝置2線(3系列)的核心設備——擠壓造粒機,在一次試車中成功運行,順利產出了符合標準的粒料。這一項目不僅是全球范圍內單廠規模最大的煤制烯烴項目,更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嘗試,因為它首次實現了規模化使用綠氫替代化石能源來生產烯烴。
早在今年1月初,十四化建承建的PE裝置1線(2系列)的擠壓造粒機便已經成功完成了一次試車。而此次2線(3系列)的試車再次取得成功,標志著項目在技術和實施層面都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據了解,內蒙古寶豐烯烴項目共分為三條生產線,每條線的烯烴年產能均為100萬噸。這三條生產線依次投產,其中第一條生產線已于2024年11月投入運營,第二條生產線在2025年1月中旬開始生產,預計第三條生產線將在2025年3月底投產。整個項目的總投資額高達484億元,涵蓋了多個關鍵裝置的建設。
項目的主要建設內容包括3套年產220萬噸的甲醇裝置,這些裝置配備了空分、氣化、變換及熱回收、低溫甲醇洗以及硫磺回收等設施。還建設了3套年產100萬噸的甲醇制烯烴裝置(含烯烴分離)、3套年產50萬噸的聚丙烯裝置、3套年產55萬噸的聚乙烯裝置,以及年產20萬噸的C4制1-丁烯裝置和年產20萬噸的蒸汽裂解裝置。除了主要生產聚丙烯和聚乙烯外,該項目還副產硫磺、重碳四、C5+、乙烯焦油、MTBE等多種產品。
這一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展示了中國在煤化工領域的技術實力,也為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