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眾汽車CEO托馬斯·謝弗在一場國際汽車論壇上透露了公司對于增程式動力系統在歐洲市場的看法。他指出,鑒于當前歐洲市場對傳統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強烈需求,大眾短期內并不打算在歐洲推出增程式動力系統。
然而,在中國市場,大眾則展現出了對增程式技術的濃厚興趣。就在不久前的上海車展上,大眾發布了一款名為ID.Era的概念車,這是一款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大型增程式純電SUV,其綜合續航里程高達1000公里。這款車型不僅體現了大眾對中國市場需求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增程式技術在特定市場中的巨大潛力。
謝弗進一步解釋稱,增程系統更適用于像ID.Era這樣的中大型車型,而在歐洲市場,這類車型的應用場景并不顯著。他提到,增程技術雖然有助于應對碳排放法規,但主要適用于大型車輛,如在中國和美國市場受到關注的大型SUV。在歐洲,由于小型車更為普及,且大眾最新一代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續航和快充性能,因此沒有必要引入增程系統。
謝弗還表示,從駕駛體驗和成本角度來看,增程技術在小型車上并不具備明顯優勢。他指出,增程技術需要同時搭載大電池和內燃機,成本高昂。相比之下,現有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已經能夠很好地滿足歐洲消費者的需求,因此沒有必要進行更換。
盡管如此,謝弗并未完全否定增程系統在歐洲市場的可能性。他表示,如果未來有大型車型在歐洲市場出現顯著需求,大眾可能會考慮引入增程系統。例如,大眾計劃在美國推出的Scout車型就將采用這一技術。
談到上海車展期間發布的ID.Era概念車,謝弗表示,雖然這款車型目前主要針對中國市場,但如果未來有明確需求和商業可行性,大眾也會考慮將其推廣至全球市場。他強調,大眾從未否定過將這類車型引入歐洲市場的可能性,但關鍵在于它們是否能在產品線中找到合適的位置,以及市場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