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近日正式公布了關于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的新規則。根據非優惠原產地規則的相關條款,協會明確指出,“集成電路”的原產地認定將遵循四位稅則號改變原則,具體以流片地為準。
在這份《關于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的通知》中,協會進一步建議,無論是已封裝的還是未封裝的“集成電路”,在進口報關時,其原產地應以“晶圓流片工廠”的所在地為準進行申報。這一規定為半導體產品的進口流程提供了明確的指導。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作為一個全國性的行業性社會團體,匯聚了全國半導體領域內的眾多單位、專家及相關企事業單位。這些成員涵蓋了集成電路、半導體分立器件、MEMS、半導體材料和設備的生產、設計、科研、開發、經營、應用及教學等多個方面。
協會此次發布的通知,無疑將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通過明確“集成電路”的原產地認定規則,有助于規范市場秩序,促進半導體產品的公平貿易。同時,這也為半導體企業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法律指引,有助于企業在進口報關時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一直致力于推動半導體行業的健康發展。通過制定行業標準、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加強人才培養等方式,協會為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此次關于原產地認定規則的發布,也是協會在推動行業規范化、標準化方面所做出的又一重要努力。